自身炎症性疾病的消化系统表现

文章来源:关节挛缩   发布时间:2021-12-17 20:18:50   点击数:
 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837445.html

Dr.X陪您读的第篇文章

自身炎症性疾病的消化系统表现

文献来源:中华炎性肠病杂志,,3(2):-.

作者:谭蓓、吴迪、沈敏、钱家鸣

单位:医院

核心观点内容精粹

一、自身炎症性疾病的定义和分类

自身炎症性疾病(autoinflammatorydiseases,AUIDs)是一组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编码蛋白功能改变,导致固有免疫失调而最终引起全身或器官炎症反应的罕见疾病。

AUIDs正式命名至今仅不足20年的历史,是一组崭新的疾病。AUIDs的具体分类详见下表。

二、自身炎症性疾病的消化系统表现

通常情况下周期性发热是AUIDs最常见的首发表现,AUIDs还可出现全身多系统的炎症反应。

消化系统可表现为腹痛、腹泻或便秘、肝/脾肿大等,尤其是腹痛,可以是AUIDs首发表现或最主要的临床表现。

在周期性发热患者中,腹痛是诊断AUIDs的预测因素之一。以下阐述常出现消化道症状的AUIDs。

(一)腹痛

1.家族性地中海热(FMF)

FMF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其中20岁以上患者超过20%。

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发热,通常持续时间小于72h,可自行好转,发作间期一切如常,发作周期无明显规律。

伴有腹痛的AUIDs患者中,最常见的疾病即为FMF,约95%的FMF患者会出现阵发性腹痛。

腹痛最初可能为局限性,之后逐渐发展为弥漫性,由于腹痛源于腹膜炎症反应,可能出现腹膜炎体征,如肌卫、反跳痛、肌紧张,因此易被误诊为阑尾炎、局限性/弥漫性腹膜炎等,甚至行急诊阑尾切除术、胆囊切除术或剖腹探查术等。

发作接近结束时,少部分患者可出现腹泻或便秘相关症状。

因此,在急性腹痛的鉴别诊断中应将此病纳入考虑,尤其是反复发作性发热伴腹痛、可自行缓解的患者。

2.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周期性综合征(TRAPS)

TRAPS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与TNFRSF1A基因相关,多见于北欧、非洲裔美国人、日本和地中海人群,婴儿和成人均可发病。

TRAPS患者通常发热持续较FMF长,可达1~3周,间隔数周或数月发作。高达36%~74%的TRAPS患者存在消化系统症状,包括腹痛和呕吐。

TRAPS患者也可出现胸痛、皮疹(尤其是游走性红斑)、眶周水肿、肌痛(假性蜂窝织炎)、结膜炎和关节炎等。

发作间期急性反应标志物下降但不能完全恢复正常。肾脏淀粉样变占15%~25%。

3.甲羟戊酸激酶缺乏症(MKD)

MKD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多见于北欧、地中海附近和亚洲人群,70%患者起病在2岁以内,几乎所有患者均在10岁以下起病。

MKD常表现为突发发热,持续4~6d,伴颈部淋巴结肿大(发生率约90%),掌跖红斑(发生率约80%)。高达70%的患者出现消化系统表现,包括严重腹痛伴呕吐、腹泻。

腹痛是仅次于发热的主要症状,疼痛程度可类似于急腹症,部分患者甚至接受了剖腹探查或阑尾切除术,部分患者出现腹部粘连,甚至导致机械性肠梗阻。

诊断需要依靠临床表现、血清IgD升高、甲羟戊酸激酶活性下降,以及MVK基因检测。

治疗方面糖皮质激素效果较好,但部分患者需持续用药,当秋水仙碱无效时,肿瘤坏死因子(TNF)-α或IL-1受体拮抗剂可能有效。

4.周期性发热-阿弗他口炎-咽炎-淋巴结炎(PFAPA):

通常见于儿童,也有成人起病的报道。该病发作突然,具有显著的周期性特点,主要表现为发热,伴咽炎、阿弗他溃疡、颈部淋巴结肿大等,每次发作持续3~6d,间隔2~8周再发。

有报道称PFAPA综合征患者腹痛发生率可达45%~60%,多为轻中度腹痛,如腹痛严重则需考虑其它疾病可能。PFAPA通常为自限性疾病,无长期后遗症。

(二)肝/脾肿大

1.蛋白酶体相关自身炎症综合征(JMP)

该病多数幼年起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热、皮疹(环形红斑、结节红斑样脂膜炎)、眼睑水肿、肝脾肿大、肌炎、关节痛伴小关节挛缩、无症状性基底节区钙化或偶可出现智力障碍。

典型脂营养不良可见于发生慢性红斑、脂膜炎或者肌炎的部位。

消化系统受累主要表现为肝脾肿大,尤其常见于CANDLE和JMP综合征。激素治疗部分有效,JAK酶抑制剂或许有效。

2.线性泛素化链组装复合体缺乏

编码血红素氧化铁反应原件结合蛋白2(IRP2)和泛素连接酶1(HOIL1)的基因突变,导致线性泛素化链组装复合体(LUBAC)缺乏,引起发病。

消化系统可出现肝脾肿大,以及反复发热、侵袭性细菌感染、肌肉支链淀粉病等。

(三)腹泻

1.自身炎症伴婴儿小肠结肠炎(AIFEC)

该病属于NOD样受体家族(NLR)亚家族NLRC4炎性小体疾病之一,由于NLRC4基因功能获得性突变,导致NLRC4炎性小体活化增加,最终引起炎症反应。

该病婴幼儿起病,以婴儿小肠结肠炎、反复发热和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为主要特征,与新生儿死亡相关。

AIFEC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伴有可危及生命的发作,主要表现为发热、分泌性腹泻、十二指肠炎和MAS。

2.自身炎症-PLCG2相关抗体缺乏-免疫失调(APLAID)

是由PLCG2基因杂合突变引起,是一种家族性非典型寒冷性荨麻疹,表现为瘙痒性红斑伴荨麻疹,有时可伴有蒸发性冷却诱发的血管性水肿。

患者为新生儿,消化系统可表现为小肠结肠炎,其他表现包括复发型水疱性皮损、眼部炎症反应、毛细支气管炎、关节痛和轻度免疫缺陷。

三、小结

综上所述,AUIDs不仅仅见于婴幼儿和青少年,部分患者可以成年后起病,消化系统是AUIDs常见受累系统之一。

(内容在原文基础上有所删减)

本文已获得《中华炎性肠病杂志》编辑部授权使用,原文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欢迎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中华炎性肠病杂志》内容可通过万方数据阅读下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gywxsp.com/ysbj/133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