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性瘫痪俗称脑瘫,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未成熟脑损伤所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是常见的儿童致残疾病。
其中痉挛性脑瘫在脑性瘫痪分型中占比达到60%-70%。该类型患儿因下肢痉挛容易出现膝关节屈曲、剪刀步态及尖足等异常姿势,引起挛缩、畸形、疼痛等并发症,阻碍儿童正常运动的发育。
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的始动因素是由于肌张力异常和肌力低,降低肌张力、缓解肌痉挛、预防肌肉挛缩、关节畸形是脑瘫康复成功的关键,始终贯穿在康复的整个过程中。
对于痉挛性较重的运动障碍患儿,康复治疗作为传统型、基础性治疗脑瘫患儿措施,在长期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还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措施改善肢体高痉挛状态及运动控制障碍。
在年《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就指出:降低痉挛药物包括局部肌肉注射A型肉毒毒素注射,这是一种有效的、安全的缓解痉挛的治疗技术。
了解什么是肉毒毒素
肉毒毒素是G+厌氧芽胞肉毒梭菌产生的一种细菌外毒素,属于高分子蛋白神经毒素,根据据毒素抗原不同,分为A~G等7个抗原型。在年,Koman首次成功使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脑瘫儿童,随后年A型肉毒毒素获得在大于2岁的动态马蹄足脑瘫儿童中的应用。
A型肉毒毒素局部肌肉注射因为其具有可以选择性地使肌肉痉孪程度降低以及相对较小的毒副作用,引起了医疗界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