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总是喜欢歪着头,即使用手扶正,也是歪向一侧,不能向对侧歪斜。正当不知怎么回事忧心忡忡的时候,老一辈就会来安慰说:
“脸大脸小,没事,长长就好了”
“头偏是睡觉睡的,不要紧,再往另一边睡睡就行”
“头歪,没事,是没劲的原因,长大就好了”
往往事情都没有这么简单!
当发现宝宝总是喜欢头偏向一侧,洗澡时发现其脖子有一个包块,甚至宝宝两边脸和眼睛不对称,这时家长们千万不能大意,因为宝宝有可能得了小儿斜颈。
小儿斜颈俗称“歪脖子”
医学称先天性肌性斜颈(俗称"歪脖子"),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所致头颈部向患侧歪斜、颜面部旋向健侧,颈部活动受限的一种常见病,治疗不及时会继发颜面部、颈胸椎发育畸形,甚至出现代偿性的脊柱侧弯,从而影响患儿的生活及身心健康。
小儿肌性斜颈的两种表现形式
一种是一侧胸锁乳突肌血肿机化,表现为颈部可触及包块,表面不红,无明显压痛,中医诊断为筋结;
另一种是一侧胸锁乳突肌纤维挛缩,表现为局部肿块不显,呈条索状,质较硬,中医诊断为筋挛。
小儿斜颈的病因有哪些?
其病因不清,常与以下因素有关
↓↓↓
①分娩受损:分娩时一侧胸锁乳突肌受产道挤压受伤,血肿机化形成挛缩所致;或分娩时胎儿头位不正,阻碍胸锁乳突肌血液供给,引起缺血性改变所致。
②胎儿在宫内头位不正:胎儿期在子宫内头位不正,长期偏向一侧,导致一侧胸锁乳突肌缺血,引起肌纤维增生痉挛,导致头和颈不对称畸形,头歪向一侧。
③胎儿脐带绕颈:胎儿期在宫内脐带绕颈,使得一侧胸锁乳突肌血运供应减少所致。
小儿肌性斜颈的中医治疗方法
推拿治疗
该疗法旨在舒筋活络,消肿散结,软坚活血,纠正患儿的头歪畸形。
由于宝宝发育迅速,因此建议1岁以内的患儿一经发现就及时来治疗,且每天坚持推拿治疗,防止病情加重。
中药热敷疗法
运用当归、赤芍、海藻、昆布、威灵仙、透骨草、伸筋草、丝瓜络等活血通络、软坚散结的中药热敷患处,由于婴幼儿皮肤娇嫩,药物更易被吸收,配合推拿治疗可大大增强其疗效。
另外,对于难治性斜颈、年龄大于1岁、中医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建议患儿就诊儿童外科进行手术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小儿肌性斜颈的家庭调护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采用与颈部歪斜相反方向的动作来矫正,如调整喂奶姿势、选用合适枕头等,在进行孩子抬头训练时,可用玩具吸引患儿注意力向相反方向看。
患儿家长可在病变局部热敷,热敷患处对软化包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很大帮助。
患儿家长可以按揉患儿胸锁乳突肌和患侧颜面,手法宜轻柔(该手法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先天性斜颈不是一个很复杂的病
发现越早,治疗的效果就越好
龙华区妇幼保健院中医科
中医科致力于中医临床常见病的临床诊治,专于运用中医传统特色疗法治疗疾病,开设有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内科、针灸推拿科门诊。
诊疗范围
中医儿科诊治病种: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哮喘缓解期、消化不良、功能性腹痛、厌食、便秘、遗尿、抽动症、小儿斜颈等儿科常见病。
中医妇科诊治病种:痛经、月经失调、乳腺增生、经前期综合征、围绝经期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女性不孕症、妊娠剧吐、乳汁过少、产后腰痛、产后便秘等妇科常见病。
中医其他病种:头痛、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小关节紊乱、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膝关节炎、落枕、坐骨神经痛、周围性面神经炎、中风后遗症、带状疱疹、斑秃、失眠症、慢性胃炎、功能性胃肠病、便秘等临床常见病。
地址
龙华区妇幼保健院门诊楼四楼中医科(龙华区大浪街道华繁路73号)
咨询电话
-转
—END—
来源:龙华区妇幼保健院
供稿:中医科
编辑:龙华妇幼健康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