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挛缩发生的原因
挛缩发生的关键原因是肌肉或软组织长期处在一个短缩的位置,日久发生退化、萎缩、纤维化,因此,任何关节如果固定不动在一段时间,都有可能发生挛缩
痉挛型脑瘫孩子由于肌肉紧张,肢体活动困难,常常处于一些固定的姿势,是最容易发生关节挛缩的;如常常下肢弯曲的孩子,很容易髋、膝关节屈曲挛缩,日久,这些关节会无法伸直。
徐动型脑瘫孩子由于身体不停地动来动去,姿势也不断变化,关节难以固定在某个位置
共济失调的孩子通常也没有什么固定的姿势,因此很少发生挛缩。
软瘫的孩子因为肌肉无力,活动很少,如果经常让孩子躺在床上不动,长期处于某个固定的姿势,如“蛙型”体位,有可能发生某些关节向下挛缩,如脚尖下垂、髋关节外展外旋。
二、如何预防挛缩
挛缩是因为关节长期固定在一个位置,逐渐发生的,因而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挛缩会引起关节活动受限、运动模式异常,甚至关节严重畸形、疼痛;如果肌肉软组织明显缩短、挛缩严重,无法用其他方法使其恢复,就只有手术解决。因此,预防挛缩是脑瘫康复训练的一个重要目标,因为,只有保持关节有正常的活动范围,肢体才有进行功能活动的基础。只要能够保持关节经常活动,避免长期固定在一种姿势,就可以预防挛缩的发生。
1.经常变动体位和姿势活动能力差、经常卧位在床的孩子是挛缩发生的高危群体,我们需要经常帮这些孩子变动体位,活动身体
(1)经常翻身,不要让孩子长期躺在一种姿势,除仰卧位外,孩子还需要侧卧、俯卧
(2)用枕头、棉被等做支撑,让孩子躺在一种比较放松、比较对称的姿势;(3)每个孩子都需要坐起来,如果有困难,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个有扶手、有靠背、甚至有支撑垫、固定带的椅子
(4)每个孩子都需要站,站立是身体伸直、预防屈曲挛缩的最佳位置;可以利用站立架,或者用一块简单的木板加上几条带子,就可以让孩子站起来。
2.鼓励孩子主动运动对任何有一点运动能力的孩子,都要鼓励他主动地活动自己的身体,特别是鼓励孩子做一些与平常姿势相反的抗挛缩运动;要鼓励孩子多做伸展的活动;脚尖经常向下,就要多做脚尖向上的活动。在孩子的主动活动中,紧张、短缩的肌肉得到了牵拉、变长,就减少了发生挛缩的机会;同时,在主动收缩用力的过程中,肌肉力量得到锻炼,控制更加协调,关节两侧的肌肉得到平衡,互相抑制和对抗,就可以预防一侧的肌肉挛缩。通过孩子的主动运动,运动能力增强,日常功能能力提高,也培养了孩子的运动习惯和积极的生活态度,使孩子终身受益。肌肉紧张等问题可能伴随孩子一生,如果孩子始终保持主动运动的习惯,就可以经常不断地牵拉和伸展那些紧张的肌肉,避免发生挛缩。鼓励孩子主动运动不一定只是在做训练的时候,日常生活活动是最好的机会。同时,我们可以根据孩子喜欢游戏的特点,有目的、有意识地设计一些鼓励孩子主动运动的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得到锻炼。
(1)通过日常生活活动预防肌肉挛缩日常生活的活动,如穿衣、吃饭、洗脸、梳头、上厕所都可以防止肌肉的挛缩。如通过穿衣的活动,就可以对抗肩、肘、髋、膝关节的挛缩,如果我们每天让孩子主动地参与各项生活活动,发生挛缩的可能性就大大减少了。当然,孩子在做日常活动时,不一定把关节活动到了最大的范围,他们可能只是用一种比较方便、比较容易的姿势完成这些活动。开始时,可能需要父母监督和提醒孩子,要求他按照比较正确的模式去完成。同时,父母还可以通过调整家里物品的摆设、活动的方式等,来给孩子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如:把洗脸的毛巾挂在比较高的地方,孩子必须完全伸直胳膊才能拿到;递给孩子物品时,离得远一些,孩子必须伸直胳膊去拿;把玩具放在低矮的柜子里,每次让孩子弯腰去拿,弯腰同时保持膝盖伸直、脚跟着地,牵拉膝关节后面的肌肉、小腿肌肉和跟腱;等等。
(2)设计一些游戏和锻炼活动,防止挛缩除了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外,还可以让孩子玩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孩子伸展四肢、活动关节,也可以把游戏进行适当修改,更好地把训练目标和游戏结合起来,如:
A.两个孩子手掌相对,互相用力推。防止肘屈曲、腕掌屈和手指屈曲挛缩
B.与孩子玩扑克牌,要求手掌向上出牌,可以对抗前臂旋前、掌心向下的挛缩
C.与孩子相对坐在地上,腿伸直、分开,在两腿中间把球推给对方,身体尽量向前,可以伸展大腿内侧和膝关节后面的肌肉。
D.孩子趴在地上,双腿伸直,完成拼图。只要明确孩子需要锻炼什么,还可以想到很多有意思的活动,让孩子在快乐的游戏中得到锻炼。需要注意的是,游戏应该是轻松快乐的,不能强迫,多鼓励和诱导孩子;最好是让几个孩子一起玩,家长也应该和孩子一起玩。
3.做必要的被动牵伸运动对主动活动困难,关节活动难以达到最大范围的孩子,有必要由他人帮忙活动关节
(1)在鼓励孩子自己活动的同时,帮助孩子活动关节直到最大范围。如膝关节弯曲的孩子,当孩子不能完全伸直时,帮助者用手在膝关节上方施加压力,使其完全伸直。
(2)孩子完全放松,自己不用力,完全由他人帮忙活动关节,被动牵伸。做被动牵伸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A.选择一个舒适的体位,让孩子放松;也可以放一些舒缓的音乐、选择安静的环境。
B.告诉孩子你要做什么,减少担心和恐惧,得到孩子的配合;运动过程中随时观察孩子的反应
C.活动孩子的肢体时,速度要缓慢,用力均匀稳定,不能跳跃式活动,不能突然用力D.活动某个关节时,周围的关节要固定,不能让肢体随意晃动,以免损伤;
E.为了最大限度地牵伸肌肉,需要选择正确的体位;因为有些肌肉是跨过两个关节的,在牵拉这些肌肉时,要考虑两个关节的位置;如膝关节屈曲的肌肉跨过髋关节和膝关节后部,只有当髋关节屈曲、膝关节伸直时,这些肌肉才被拉得最长,牵伸效果最好。类似的肌肉有膝关节伸直的肌肉、踝关节跖屈的肌肉、腕关节掌屈的肌肉等。
A.每次牵拉到最大活动范围时,可以感觉到明显的阻力,在此停留10-15秒;不要强行用力,以免损伤
B.每个关节活动3-5次,每天1-2次
4.矫形器牵伸要使短缩的肌肉变长,需要让它长时间地保持在拉长的位置;因此,对挛缩倾向严重的关节,我们可以利用一些设备,将其保持在需要的位置,达到长时间牵拉的目的,这些设备就是矫形器。而且,使用矫形器牵伸除了时间长之外,还可以保持牵伸的力量稳定,可以节省人力。有些矫形器活动时也可以使用,可以提高孩子的功能。常见的牵伸矫形器有:
(1)绑带:用于伸直肘关节和膝关节,睡觉和站立时都可以使用
(2)手腕及手指夹板:使手腕背伸,手指伸直;休息时使用
(3)踝足矫形器:使脚踝关节成90度,牵拉跟腱;睡觉、站立和走路时使用,站立和走路时,可以使脚跟着地,增加站立和行走的稳定性,改善步态,提高行走能力。
(4)脊柱矫形器:牵拉侧弯一侧的肌肉,使脊柱保持直立,可以只在坐、站时使用,也可以全天使用。
康复-
李老师
中心主任:张欢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