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26日,当何志文把4岁医院接回家后,他就再也没有睡过一个完整的好觉。
欣欣是一名脊髓性肌萎缩症(下称“SMA”)患者,确诊时才7个月大,因为当时无药可治,只能靠康复训练来延缓病程。那一天,欣欣在康复时呼吸骤停,靠着连续10多分钟的心肺复苏才得以救活。也就是从那天起,照顾女儿的阵地被迫转移到了家里。
当时的欣欣,已经失去手臂力量,双腿膝盖自然弯曲,呼吸功能基本退化,要靠气管插管供氧。为了能在家里照料好女儿,何志文购置了制氧机、呼吸机、消毒机,以及专业的医用病床,甚至还有一台以备不时之需的汽油发电机,把家医院。
对于病情退化严重的SMA宝宝来说,一口痰就足以致命,24小时离不了人。何志文在欣欣的病床边,铺了一张1米见宽的瑜伽垫,说是陪睡,实为值班。到了晚上,他就像一匹站着睡觉的马,时刻警觉着危险的发生,一陪就是4年。
△欣欣的房间,紫色瑜伽垫是何志文睡觉的地方
在这4年里,家里的亲戚都劝何志文放弃。在那期间,治疗SMA的特效药诺西那生钠在美国和欧盟先后上市,他将其视为坚持的动力。年4月,何志文终于等到诺西那生钠正式进入中国,但坏消息是,它当时的治疗费用远远超过了一个普通家庭可以负担的极限。
年下半年,何志文觉得不能再等了。一方面是欣欣越长越大,身子越来越沉,照护工作开始有些力不从心。另一方面,诺西那生钠也先后经历了两轮降价,降幅超过20%。他和妻子商量,是不是把房子卖了,先让女儿把药用上。
不可逆的婴儿杀手
在有效药物问世之前,SMA被认为是一种致残致死性神经肌肉疾病,发病率约为1/-1/,由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变性,导致患者近端肌肉对称性、进行性萎缩,最终引发呼吸衰竭甚至死亡,SMA是导致婴幼儿死亡的重要遗传疾病。
根据发病年龄和可达到的最大运动功能,SMA大致可以由重到轻分为4型。其中,1型最重,在每年新发病患者中比例最高,多发于6个月内的婴儿。
“1型患者的发病率理论上可以占到50%以上,但是我们过去几乎看不到1型,因为他太早去世了。”浙江大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毛姗姗是SMA领域的权威专家,在她早些年的临床病例中,大量接触的是2型和3型的患者。
△毛姗姗主任在看诊
近年来,随着疾病科普和父母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像欣欣这样的1型患者浮出水面。从疾病发展的进程上来看,SMA一旦起病,存活的运动神经元就会逐渐减少,这一过程是不可逆的。
“如果不能早诊早治,1型患儿运动功能会快速衰退,累及呼吸、吞咽功能,容易造成呼吸衰竭,导致生命的早逝。”安徽医院小儿神经康复中心副主任许晓燕表示,在缺乏及时有效干预的情况下,大多数1型SMA宝宝会在2岁前夭折。而2、3型患者也会陆续出现脊柱侧弯、关节挛缩等继发损伤,增加康复难度。
年,诺西那生钠注射液作为国内首个SMA疾病修正治疗药物获批上市,但因为价格高昂,未能在患者中广泛使用。能够用上药的,要么是家庭经济条件极好,要么就是患者情况危急,要靠药物续命。
甘肃的杨红就属于后者。年10月,她1岁大的宝宝因为SMA引发重症肺炎,做了气管插管,一度生命垂危。她和丈夫卖车借钱,再加上公益筹款,一对工薪阶层硬是砸锅卖铁给孩子凑出了一年6针的药费。
“前面几针打完,血氧指标好了一些。”杨红说,医生告诉她,宝宝退化得比较厉害,见效是需要时间的,前面几针可以把命保住,后面接着打才能看到更明显的效果。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打完第4针后不久,杨红发现宝宝的手脚开始动了,会不自觉地抓被角。第5针以后,已经恢复自主呼吸,每天可以脱机半小时左右。
从17到85,超过一半是“老”患者
年底,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经过8轮谈判,最终进入国家医保目录。这个消息,不管是对于像杨红这样已经用上药的,还是像何志文这样没用过药的SMA家庭,都是希望的曙光。
“灵魂砍价”过后,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的医保定价是3.3万元一瓶,除去医保报销,每瓶自费大概在1万块钱左右。如果按照维持治疗期一年打3针,以及累积的报销额度来算,年治疗费用不超过3万块钱。
因为诺西那生钠的大幅降价,大量SMA患者在过去医院。毛姗姗所在的浙江大医院是全国收治SMA医院之一。在年诺西那生钠上市到年底药物进入医保前,她一共只给17个患者用过药。但今年截至目前,在她手上用药的患者已经有85个。
“这85个患者里,有50多个都是早就在我这儿确诊,但一直用不上药的。”在这些“老”病号中,最久的已经确诊10多年了。毛姗姗和这些患者家庭长期保持着联系,他们有多难,她比谁都清楚,也正因为如此,当诺西那生钠进入医保后,这些家庭的变化让她感到由衷的欣喜。
欣欣就是毛姗姗的患者之一。
从今年3月的第一针算起,欣欣已经接受了5针的注射治疗。生活中的诸多细节见证了欣欣的改变——比如,原来她需要百分百依赖呼吸机,但现在最长可以脱机15个小时。又比如,原来她的头完全直不起来,总是会向前倾倒,现在她可以保持头部竖立1分钟。再比如,原来她的咀嚼肌没有力气,只能喝粥,现在她能干掉满满一小碗饭,吃各种鱼虾肉蛋。
许晓燕对于长期使用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的效果同样深有体会。她所在的安徽省从年初就将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纳入医疗保险范围。从年算起,她的团队已经为近百例患儿进行了长达2年半的药物治疗,随访结果显示,几乎每个患者的病情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事实证明,长期连续的用药,加上必要的康复治疗,SMA患者的运动、呼吸功能会有明显改善,小部分甚至开始出现分型的跨越,孩子和家长的笑容也越来越多。”许晓燕表示。
△许晓燕主任在为患者做鞘内注射
被改变的诊疗生态
过去这一年,变化还发生在每一个SMA的患者群里。
一位成都的患者家长告诉八点健闻,以前每个冬天都是SMA家庭的噩梦,因为只要一到冬天,几乎每周都有宝宝离开,有的家长会默默退群,有的则会在退群前说一句“我们小朋友已经变成小天使了”,群里人数最少的时候一度只剩10几个。但今年上半年,群里一下子来了好多新确诊的宝宝,人数一度达到60多个,而且群聊的画风也变得积极了很多。
“原来大家聊的最多的还是照顾和护理,主题是怎么让孩子活下去。现在慢慢就变成怎么给孩子做辅食,去哪里做康复。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