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我还能恢复到原来的我吗中风病

文章来源:关节挛缩   发布时间:2021-9-19 15:32:24   点击数:
 

前言:最近,一位远在美国的小伙伴发来他和他妈妈的聊天记录,还发了一段他妈妈在家练习行走的视频。他妈妈去年患脑卒中,偏瘫病休在家康复已经快一年了,视频中,病人步履蹒跚,行走时表现出典型的肘关节屈曲(胳膊端着),“足下垂”足踝关节运动控制障碍(脚踝无力,只能点地和拖着走),以及典型的“划圈”偏瘫行走姿势。聊天记录末了,妈妈写了一句“儿子,我还能恢复到原来的我吗?”

这一句话,牵动了做儿子的神经,他发给我,可这让我怎么回答呢?的确,中风病人忍受着病痛,按时吃药,就是希望,可以和没病之前那样可以活蹦乱跳,行动语言自如。可是想要达到这个效果,有一件及其重要的事情就是“规范科学的康复训练”。

脑卒中已经是世界第一大致残性疾病。即便在医疗条件大幅提升的前提下,因脑卒中死亡率大大下降,只要抢救及时,很多患者可以“死里逃生”。但是,脑卒中患者预后的生存质量想恢复到没生病前的水平,就没有那么容易了。脑卒中患者中仍有一半以上会遗留重度残障,不能独立生活。如果控制得不好,脑卒中再次复发,残障的严重程度会更加提高,造成康复的困难。由此可见,各位病人和家属心里一定要有一根绷紧的弦,“预防复发,认真康复”。

常见脑卒中后遗症有:运动、感觉、认知、情绪、语言、吞咽、排泄以及心肺等功能的障碍。有资料说,有80%的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步行障碍。病人的这些痛苦和残障到底如何来解决呢?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证实,脑卒中康复是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办法,有效的康复训练能够减轻患者功能上的残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加速脑卒中的康复进程降低潜在的护理费用。

影响康复效果的主要因素

这里或许能够回答我那个小伙伴的问题,中风后遗症能不能功能完全恢复到原来样子?答案是要看下面几个主要的因素:

1、脑卒中病变的范围和部位:这条是首要关键的。事实上,所有卒中患者在损伤发生的瞬间,损伤的严重程度已基本决定了其功能预后。例如:如果是基底节区卒中患者更可能发生肌张力低下,持久的软瘫,持久的平衡障碍和行走困难,这可能是由于局限于基底节区的卒中造成了皮层--丘脑—基底节区联络中断,从而阻断功能恢复,所以,该类患者预后更差。目前有专门的评估方法,在对病人进行中风预后功能恢复的评估。如下图的各种评分量表。

2、个人因素:目前有研究证实,患者卒中时的年龄,体重、生活中、营养状况和病前健康。卒中发生后瘫痪的严重程度,既往卒中史。年龄越小,卒中前健康状况良好,恢复效果越好。如果是反复发作的中风,则恢复效果较差。

例如:有关手功能恢复的预测:发病当天或发病后1个月之内,手指能完成较高屈伸运动,几乎可以全部恢复或大部恢复为实用手;发病后1—3个月内能完成,小部分恢复为实用手,多数为失用手;发病后3个月仍不能完成,全部为失用手。

步行功能恢复的预测:发病1个月内仰卧位非受累侧下肢伸直抬离床面,以后90%恢复步行(独立步行45%-55%,辅助步行35%-45%),10%左右不能恢复步行。

3、康复治疗:康复治疗是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办法,业内有句俗话“二分抢救,八分康复”说明康复在脑卒中治疗中的重要性。但是康复治疗的效果还要与康复开始时间、康复治疗理念、康复治疗强度、康复治疗方法相关。

临床上通常根据患者的肌力、肌张力和运动模式的不同,把偏瘫的整个复过程分急性软瘫期、痉挛期、相对恢复期和后遗症期。脑卒中患者最佳的康复时机是发病后3~6个月以内,在此期间内进行康复介入的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可以到90%以上。而超过一年以上的病人,属于中风后遗症期,康复治疗效果就不明显了。医院目前能够做到超早期进行康复介入治疗,即中风急性发作稳定后24-48小时内。在超早期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进行一些适量的主动运动锻炼是有助于促进其肢体的恢复,挖掘其康复潜力。

康复治疗的时机非常重要。但遗憾的是,我们国家的康复技术和手段比国外起步得晚,加上临床上有相当长时间不重视,并且缺乏足够的康复人才,提供有针对性的规范化的康复治疗手段。造成很多病人以为中风抢救过来就“万事大吉”,素不知还有“漫长”而“艰难”的身体机能康复过程需要渡过。因此,病人出院回家半年或一年后,康医院就诊的时候,错过了最佳的康复时机。

4、家庭与社会的参与:在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过程中,家庭成员积极配合,对其结果产生积极的影响。脑卒中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下降,特别对于神经功能缺损较重的患者,导致患者的家庭及社会角色不同层度发生转换。患者容易出现心里沮丧、自卑、敏感、逃避等精神异常,家属可以帮助患者多沟通,理解支持,鼓励,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帮助患者自我调整回归现实。

综上所述: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效果,依赖于病人本身的健康状况,脑卒中病情本身的情况,和急救抢救措施的及时顺利实施与否,其次是病人对规范科学康复治疗的配合程度,再次与病人家庭的支持配合程度。

脑卒中后的分期以及康复

1、急性软瘫期。1-2周,肌肉是软的,自主活动困难或一点不能活动,此时就要在床上摆正位罝,进行被动活动(他人帮助患者肢体活动)。

2、痉挛期。在发病的2-4周,肌肉将变得紧张或僵硬。这时候要注意不要使痉孪加重,不要求患者在此期训练患侧上肢拉力、握力或下肢的直腿抬高锻炼,甚至强行行走等动作,因为这是要加重肌痉孪的。(医院缺乏科学指导,病人康复心切,自损者甚多)

3、相对恢复时期。指发病后大约5周以后到6个月,这个时期非常重要,四肢动作协调性重建,以及步态形成均在这个时期成型,因此,得到专业科学规范的康复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此期一些功能性活动如步行、手的活动逐步恢复,但仍达不到完全随意,各种活动仍显得笨拙、迟缓。这时是运动康复的关键时期,鼓励患者积极锻炼,不仅减轻肢体的废用性萎缩,更重要的是恢复受伤大脑对肢体的指挥协调功能。训练方法有床上各个关节的主动活动,床上下肢活动,活动膝关节,再进行站立训练。当患者能够平稳站立15分钟以上时,即可开始迈步行走。行走时要全足着地,脚不能内翻,脚尖不能拖地。注意不要过早使用手杖,以免妨碍患肢恢复潜能的发挥。

4、后遗症期。指偏瘫发病后6个月以上未能恢复,仍有运动,感觉、言语、认知方面的障碍等。若病程1年以上,康复疗效差及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速度降低。后遗症期主要是采取补偿性治疗和防治继发损伤。这时运动康复的效果减慢,所以,病人很容易灰心丧气。要特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zgywxsp.com/yfzl/128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