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关于掌筋膜挛缩症

文章来源:关节挛缩   发布时间:2021-9-15 13:48:13   点击数:
 

掌筋膜挛缩也称Dupuytren挛缩,是一种发病原因尚不清楚的手掌筋膜组织纤维增生性疾病,可导致掌指关节、近侧指间关节发生屈曲挛缩、皮肤出现硬结皱褶,而使手指各关节出现进行性、不可逆性的屈曲挛缩,手指不能伸直,其多发生于中年或老年男性,以环指最多见,其次为小指,示、中指、拇指较少,严重影响了手部功能,给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带来不便。

掌腱膜及手指筋膜因增殖性纤维变性形成许多结节和条索状结构,导致手指关节继发性屈曲挛缩为特征的一种疾病。

年Plater首次描述本病

年Cooper指出与屈肌腱和腱鞘挛缩的区别,并命名为掌腱膜挛缩

年Dupuytren报道了该病的病理,创伤病因及手术方法

TheBaronGuillaumeDupuytren

骨今中外流行病学

40-60岁以上发病率最高;

男性占多数(90%)环指最多,小指第二,向桡侧减少双侧发病(40%)

gjzw

病因

遗传

种族原因

创伤

某些疾病:癫痫、糖尿病

gjzw解剖与病理掌腱膜位于手掌中部,是皮肤下面的三角形筋膜样组织,被覆在屈指肌腱及蚓状肌的表面。掌腱膜从腕部向指根与屈指肌腱方向一致呈扇形散开,分成4条纵形的纤维束,抵止于掌远侧横纹以远的皮肤,部分纤维止于屈指腱鞘上。纵形纤维分成中央束两侧束Grayson韧带Cleland韧带中央束:位于手指掌侧,通过纤维脂肪组织与手指全长的皮肤相连;两侧束:通过肌腱的纤维鞘管、指骨膜和关节囊与皮肤相连螺旋束:腱前束两旁,斜向手指侧方纤维束Grayson韧带:横行纤维从腱鞘中线越过指神经血管束浅面止于皮肤Cleland韧带:短斜行纤维经指神经血管束背面止于皮肤病变沿腱前带、螺旋带、指侧薄膜、Grayson韧带,形成螺旋索、指侧索和Grayson索,造成掌指关节与指间关节挛缩

骨今中外

临床表现环指或小指皮下脂肪垫区内小结节纵行索条样肿块,挛缩邻近的皮肤变厚远侧掌横纹处出现皮肤横褶继发掌指关节及近侧指间关节挛缩异位沉积5%Dupuytren挛缩患者在单足或双足跖腱膜,称为Ledderhose病3%的患者出现阴茎结节,称为Peyronie病近端指

异位沉积:被认为具有易患体质,容易进行性发展和复发间关节背侧,称为Garrod结节。

骨今中外

临床分期

I型:掌腱膜逐渐增厚挛缩,在掌远侧1/3处为主,局部形成月牙状皱褶样改变较轻,皮结软。

Ⅱ型:掌腱膜纵行束形成条索状,呈单条或多条依次位于环指、小指、中指屈腱部。局部皮结硬、皱褶深,呈现不同程度掌指关节屈曲畸形。

Ⅲ型:包括工、Ⅱ型临床特点,并出现指筋膜挛缩,造成掌指及近侧指间关节的屈曲畸形,伴手指麻木、感觉迟钝

治疗

掌筋膜挛缩症所致的MP畸形易于矫正,而指间关节进展迅速,较难矫正。其中I、II型可保守治疗,也可进行手术;III型需手术治疗;IV型须尽早行手术治疗。

I、II型治疗:微创手术治疗。包括小针刀、经皮针刺筋膜切开术和关节镜手术等。其他治疗方法有放射治疗、持续延长法、小夹板等。

III、IV型的手术治疗:掌指关节或指间关节出现挛缩、功能障碍,且病情持续进展者和小儿患者,均应及早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从19世纪初Vrebos的有限筋膜切除术逐渐发展到20世纪中期的全掌筋膜切除术。目前国内文献对于掌筋膜挛缩症的治疗大多是切开行掌腱膜的局限切除或广泛切除。术后的并发症主要有神经损伤、血肿形成、皮肤坏死。手术时间缩短可减少感染和纤维化的机会。

手术治疗虽是治疗掌筋膜挛缩症的有效方法,但术后的功能锻炼亦不可忽视。手术治疗结合术前术后的规范康复治疗,足以使患者双手达到功能活动范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gywxsp.com/yfzl/128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