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伤必留疤,容易留疤就是瘢痕体质?No!并不是容易留疤就是疤痕体质,我们的皮肤可分为表皮层、真皮层、和皮下组织,皮肤所遭受损伤的程度不同才是瘢痕形成的根源!
若皮肤损伤仅为轻微的表浅伤口,主要影响到真皮浅层以上的组织,其可以通过表皮、毛囊、皮脂腺的上皮细胞增殖,使上皮组织愈合,愈合后无瘢痕或瘢痕不明显。
但是!皮肤损伤后如果造成了基底膜带的严重破坏,甚至深入真皮深层和皮下组织,则需要通过胶原纤维和成纤维细胞增殖来修复,最后便会形成明显的瘢痕组织。除此之外,年龄、皮肤张力、感染、暴晒等各种因素“作祟”,也可能引发伤口处的胶原纤维过度沉积并且排列紊乱,进而导致瘢痕出现甚至加重瘢痕。
瘢痕组织是人体创伤修复过程中的自然产物,皮肤受到外界创伤(烧烫伤、皮肤擦伤、裂伤、割伤,手术切伤等)后,自然情况下创面都会以瘢痕的形式愈合。瘢痕相对于损伤前的组织而言,是一个不完善的替换,所以外观、质地和结构与正常皮肤会有一定差别。
真正的瘢痕体质是什么样子?理论上来说,瘢痕体质具有以下特点:
1、家族中有多个成员都是瘢痕体质且具有遗传倾向;2、同一患者身体的不同部位,不同时期受到不同原因的损伤均可出现病理性瘢痕,即使是不经意的轻微损伤。[1]
这两个条件若想同时实现还是比较苛刻的,这种概念下的瘢痕体质人群屈指可数,约占正常人群的0.1%。所以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疤痕体质是指受了轻微外伤便形成了伴有增生、红肿、向外扩散以及痛痒难忍的增生性瘢痕或者瘢痕疙瘩。
《中国临床瘢痕防治专家共识》指出对瘢痕的早期干预是降低瘢痕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从上皮覆盖创面后、瘢痕组织开始形成时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并尽量去除各种造成瘢痕增生的因素,可以抑制瘢痕的生长,降低瘢痕对人体的影响。
瘢痕体质的疤该如何去除?癫痕体质者因其特殊体质影响,采用外科手术去除瘢痕后,术后切口形成病理性瘢痕的风险更大。对于瘢痕疙瘩来说还存在术后复发的风险,研究表明单纯手术切除的复发率可达45%-%,因此,通常推荐手术切除与其他疗法联合进行。
手术治疗方法:1、瘢痕切除术联合减张精细缝合术。这种方法适合小面积瘢痕。2、瘢痕切除皮瓣移植术。对于面积较大的瘢痕,通常采用此种方法。3、瘢痕松解术。主要用于蹼状或条索状瘢痕。非手术治疗方法:1、放射治疗。适用于不宜手术的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或者配合瘢痕切除术后的治疗。2、压力治疗。在手术创面愈合后尽早采用弹力绷带、弹力网套等器具加压包扎,可有效地减少瘢痕增生与瘢痕挛缩。3、药物治疗。一般适用于小面积的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
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抑制疤痕
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瘢痕组织主要表现为丰硕的胶原沉积及胶原构型杂乱,即当胶原纤维变得粗大并且排列杂乱时会形成瘢痕。而创口收口的过程中,Ⅲ型胶原控制了胶原纤维的粗细和弹性,这就意味如果想要减少瘢痕形成,增加创面的弹性,就需要有更细小的胶原纤维,也就是需要较多的Ⅲ型胶原。
皮肤遭受外界创伤后及时外源性的补充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创面局部Ⅲ型胶原蛋白水平升高,从而抑制Ⅰ型胶原蛋白过度分泌造成组织过度增生及瘢痕形成,保持皮肤的良好弹性和柔嫩度。
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还可以通过其强大的黏附性,有效连接因创伤造成的皮肤断裂的胶原纤维,从而提高细胞活性,填补细胞间质的空隙,增强细胞间的支撑结构,快速重建皮肤屏障功能,预防瘢痕形成。
最后想告诉瘢痕体质的人群,平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尽量从源头上避免外伤的发生;若发生外伤,不能因疤痕体质而得过且过,做好创面护理以及瘢痕预防措施一样可以避免更严重的瘢痕出现!参考文献:《对瘢痕体质和瘢痕疙瘩体质的认识》蔡景龙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