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女士,48岁。年10月21日初诊。
左腿疼痛剧烈2周,无法行走,弓着身子由家人搀扶来诊。自诉疼痛难忍,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某医院CT示腰椎退变,第一骶椎腰化,腰椎间盘突出。考虑手术治疗。患者不愿手术,寻求中医治疗。患者干瘦,腰腹部肌肉坚紧,以后腰部为明显,扪之坚硬如一块铁板。处方:生白芍60g,生甘草15g。5剂。患者拿到处方后,又折返,面露疑色问:“就2味药?能有效吗?”我笑答:“不妨一试!”
年10月28日复诊:药后疼痛大减,静坐时已不痛,已可行走,唯行走时仍有痛感,患者与家属喜形于色,连连称奇。扪之其后腰部肌肉坚紧有所缓解。处方:原方加量生白芍g,生甘草20g,10剂,5-2服法(服5天,休息2天)。
年11月4日三诊:疼痛已缓解,坐、行无碍,药后有轻微腹泻。告之原已绝经半年,例假又至,原经血黯黑,而此次颜色鲜红。
有经验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了,说是两味中药,实际上是《伤寒论》中的芍药甘草汤,此方主治津液受损,阴血不足,筋脉失濡所致诸证。方中芍药酸寒,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甘草甘温,健脾益气,缓急止痛。二药相伍,酸甘化阴,调和肝脾,有柔筋止痛之效。
适用病证各种肌肉痉挛性疾病及以脚挛急、疼痛为特征的疾病。如腓肠肌痉挛、坐骨神经痛、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腰椎病、糖尿病足、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质增生症、足跟痛等。
应用参考1.本方是古代的解痉止痛方,适用本方者大多易于下肢疼痛,易于腹痛,易于便秘,易于肌肉痉挛。其体型胖瘦皆有,但多肌肉坚紧,尤其是腹壁肌肉比较紧张,按之比较硬,不按不痛,一按即痛;腰背部肌肉紧张拘挛也多见;疼痛多为牵扯样、阵发性、针刺样或电击样。
2.下肢疼痛、麻木、抽筋,站立行走屈伸困难,是本方证的特征。
3.大便干结难解,或如栗状,或经常脐腹部疼痛者,用本方更好。
4.剧痛,加附子15g。
小编:白芍,常用剂量9~15g,很多研究发现,白芍用于解痉止痛时,需要提高剂量方能显效,通常要提高至30~g不等,上述医案也是如此,首诊白芍就用到了60g,效果亦是显著,但需要注意一点,大剂量应用芍药可能会导致腹泻,所以才有了的第三条,这一点需要提前与患者说清楚。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黄煌经方基层医生读本》,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扫码购书)内容简介这是黄煌教授继《黄煌经方使用手册》之后编著的又一本推广应用经方的力作。
读本分上、下两编。上编常用经方,选择了临床常用的经方30首,并重点介绍其组成、方证、适用病证、适用人群、注意事项等,其中专设,对每张处方的方证识别要点以及安全有效应用要点做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许多都是作者自己的经验和体会,目的是让读者了解、掌握经方使用的基本思路和基本知识,特别是熟悉方证。
下编从病选方,介绍了13类基层常见病的常用经方。包括感冒、咳喘、胃肠病、高血压、糖尿病、失眠、肾脏病、肿瘤、骨关节病、月经病、儿科病、皮肤病、口腔黏膜病等。每种疾病介绍数首临床常用经方,每首经方下列举临床应用的要点和经验。其内容源于国内外的临床报道和作者的临床经验,并附录典型案例,大都是作者自己的经验案例,以帮助读者理解和启发用方的思路。
读本延续《黄煌经方使用手册》的风格,紧贴临床,精炼实用,平实无华,是广大基层医生和经方爱好者应用经方的优质读物。
作者简介
黄煌,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教授、院长。以经方医学流派的研究为主攻方向,其中尤以经方体质、方证与药证为研究重点。
他的学术观点鲜明且有新意,结合临床紧密,实用性强,许多著作多次重印,并被译成英文、德文、日文、韩文出版。他曾多次赴美国、德国、法国等国讲学,是受到国内外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