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针刀疗法治疗颈椎病

文章来源:关节挛缩   发布时间:2017-10-26 15:12:23   点击数:
 

颈椎病由于椎周软组织(尤其是椎间盘),在退性变的基础上,受到急慢性损伤,致使颈椎失稳小关节错位,刺激压迫了颈部神经、血管、脊髓,所引进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

(一)颈型颈椎病

一、诊断:

1、本型多见于20-30岁青壮年人,以长期伏案工作、体位不正人群高发。

2、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不适和活动受限颈部三大症状。

3、部分严重者伴有军人“立整姿”。

4、1、患节棘突压痛;2、患节横突压痛;3、肩胛骨内上角出现压痛。

5、屈颈压顶试验阳性

6、X线片显示:正位片大部分为阴性,无增生退变征,侧位片部分出现屈度变直,严重者出现“反弓征”阳性。

二、病因病理

(一)静态失衡:

1、静力性肌损伤:由于长期头颈部体位不正、伏案工作、学习,使颈后群肌肉长期处于牵张状态,局部血运障碍,而引起静力性损伤。

2、寒冷刺激:由于长期的按冷刺激,造成椎周肌筋膜挛缩挛缩、痉挛收缩,从而导致了局部软组织血运障碍,引起临床症状。

(二)动态失衡:多见于颈部挥鞭性损伤、积累性损伤或隐匿性损伤,造成局部软组织散在出血、机化、粘连,引起周围的血管神经束受累,而出现临床症状。

三、治疗

1、选取1号软损宁松解液。

2、颈三刀治疗:

A刀患节棘突:选用扁圆刃水针刀,在患节棘突点快速纵行进针,自浅筋膜逐层切开分离3-6刀,旋转注药2ml,快速出针,贴创可贴。

B刀患节横突:水针刀于棘间旁开3-3.5Cm,快速纵行入路,逐层切开分离3-6刀,达横突后,不能提插、横切,注射中浓度三氧2-3ml,快速出针,贴创可贴。

C刀肩胛内上角:胸二棘突旁开6-6.5Cm,在痛点外下0.5Cm,45度向内上角斜行入路达痛点,扇行推铲,扇行分离3-6刀,扇行注药2-3ml,注射中浓度三氧3-5ml,快速出针,贴创可贴。

三氧消融:对椎周软组织结节较大、疼痛严重者,水针刀松解后,抽取中浓度50ug/ml三氧10ml,按三氧操作规则注入病变点,出水针刀,贴创可贴,反复按揉。让患者卧床休息10min,走出手术室。

四、注意事项

1、术前局部中药药物导入30min。

2、水针刀治疗后局部外照射30min。

3、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

4、对伴有小关节错位的,可配合脊诊整脊手法治疗。

5、牵引10-15min。重量以3-5kg,以患者耐受为宜,连续3-5周,三刀法治疗3-5天一次,2-3次一疗程。

(二)椎动脉型颈椎病

一、诊断:

1、多发于45岁以上中老年人。

2、眩晕:主要表现为仰视旋颈位性眩晕。当头部仰视时候,环枕间隙狭窄使椎动脉受压。当头部转动时,使椎动脉扭曲,血运供应障碍,因而出现眩晕症状。

3、视力障碍:由于椎A受累时,致使大脑枕部视觉中枢供血不足,引起中枢性视力障碍。

4、猝倒:部分严重者由于转头、仰颈过快,造成一过性大脑缺血,出现猝倒症状。

5、鞠躬姿:由于患者仰头时,椎间隙缩小,椎动脉受压,转颈时,椎动脉扭曲,血运供应障碍,因而部分严重患者站立或行走时,出现鞠躬姿体位。

6、椎A扭曲试验(+)

7、动静触诊:颈椎上段,寰枕间隙周围。颈2棘突周围、枕腱弓中点周围、颈1横突周围,以上三个相关部位进行触诊按压、弹拨分离,可出现压痛,结节、弹响声等阳性表现。

8、X线片侧位:1、寰枕间隙变小,一般小于6mm。张口位:1、枕枢间隙左右不等。2、齿突偏歪。

二、治疗:

1、选取晕痛宁松解液配方:1号液+天麻素等。

2、椎三刀法定位:A刀:颈2棘突。选用扁圆刃水针刀,纵行入路,由浅入深逐层切开分离,达棘突后,八字切开分离3刀,旋转注药1-2ml,注射中浓度三氧2-3ml,快速出针,贴创可贴。B刀:枕后腱弓中点。快速纵行进针,按倒八字法逐层切开枕腱弓,旋转注药2ml,快速出针,创可贴贴敷。C刀:颈1横突后结节。患者向患侧旋转头颈45度,选用中号扁圆刃水针刀快速纵行入路,浅中层逐层切开、分离,边进针回抽,达横突后,旋转分离3-6刀,旋转注药2-3ml,快速出针,贴创可贴。注意:不提插,不横切。

三、注意事项:

1、术前局部药物导入。

2、术后局部外照射。

3、术后用镇定震动分离3-6下。不主张使用扳法。

5、牵引时间要短,10分钟左右,重量要轻,3-4公斤左右。

(三)神经根型颈椎病

一、诊断:

1、本病多发生于50岁以上老年人,按病理学划分,该型多见于颈椎骨源性结构增生退变,椎周软组织硬化,或项韧带钙化为主。

2、该病分为急性疼痛期和慢性麻木期两种类型。

3、“欧式投降姿”:在急性期出现神经松驰,双手抱头症状减轻。

4、椎间孔挤压试验或击顶试验阳性。

5、椎间孔扩张试验阳性。

6、X线片:正位片:出现增生退变征,或钩突关节增生征。

侧位片:出现椎轴变直、椎体后角增生征。斜位45度片:可出现椎间孔变小,或钙化消失。

7、CT片:可见到椎间盘髓核突出物,及其硬膜囊受压,椎管狭窄、黄韧带肥厚等征象。

二、治疗:

1、选取松解液:选用2号克痛宁松解液。疼痛期+有色制剂或三氧;麻木期+三维针。

2、三刀法治疗:A刀:在颈椎5、6、7横突后结节。于棘突间旁开3.5Cm左右,快速纵形进针,由浅入深,逐层切开分离,深部有结节,要边回抽边进针达横突,纵行分离3-6刀,旋转注药2-3ml,抽取中浓度50ug/ml三氧2-3ml,按三氧操作规则注入病变点,快速出针,贴创可贴。B刀:岗上中外1/3上,取扁圆刃针刀向外下达岗上回抽无回血,扇形推铲3刀,扇形分离3-6刀,扇形注药3-4ml,抽取中浓度50ug/ml三氧2-3ml,按三氧操作规则注入病变点,快速出水针刀。C刀:桡骨粗隆。位于外上髁前内下3.5Cm左右,取扁圆刃针刀快速纵行进针达骨面,扇形推铲3刀,注药2ml,抽取中浓度50ug/ml三氧2ml,按三氧操作规则注入病变点,快速出水针刀。

对于根性颈椎病严重者,应用水针刀椎间孔外口旋转松解术。

三氧消融:松解注药后,抽取中浓度50ug/ml三氧10ml,按三氧操作规则注入椎间孔外口内,出水针刀,贴创可贴,让患者卧床休息10min。

三、注意事项

1、术前局部药物导入。

2、术后局部红外照射。

3、牵引时间为15-20分钟,重量要轻10-15公斤。

(四)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一、诊断:本类型按病理学划分,主要是小关节错位刺激椎前筋膜的交感神经节所致。临床症状比较复杂,可归纳为脊柱相关性疾病。

1、多见于45-50岁女性。

2、症状:多出现失眠多梦、烦燥易怒、血压异常、血糖不稳、汗出异常等交感神经失调征。

3、颈源性咽炎:部分可出现咽喉壁综合征,除有颈部三大症状之外伴有咽喉部不适,有异物感,吐之不出、咽之不下,中医称为“梅核气”。

4、颈源性心脏病(类冠心病):主要症状为胸闷憋气,心悸心慌,有时出现心跳异常。

5、急性期可伴有头颈侧位姿。

6、X线片示:

正位片:显示小关节双影双边征棘突偏歪等。

侧位片:示横突不在一条水平线。

(二)治疗:

交感型颈椎病,又称为颈源性疾病,主要是按九大病区的脑病区和交感平衡区内进行微创治疗。

水针刀治疗该型:

1、松解后关节囊:主要是松解患节的后关节囊,减张减压、解除对内脏神经的卡压症状。

2、注射四联针:注射调整内脏神经的四联针;

3、动静整脊手法:部分小关节错位重者:可配合脊诊整脊手法复位,恢复其动态平衡。

A刀与B刀:在C3-4,C4-5,C5-6后关节囊。左右对称取点,在棘间旁开1.5Cm,纵行走刀,纵横分离各3刀,横切3刀,旋转注药2-3ml,快速出针,贴创可贴。C刀:颈七棘突,快速纵行进针达棘尖,由浅入深逐层逐层分离6-9刀,,旋转注药2-3ml,快速出针,贴创可贴。

(三)注意事项:

1、术前局部药物导入。

2、术后局部外照射。

3、术后可配合扳法治疗。









































北京白癜风治疗哪里好
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gywxsp.com/yfzl/6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