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男童手部先天性畸形,无功能的拇指大大影响了手部功能的发挥,医院为其进行了“食指拇化”手术,用正常的食指代替拇指,使其拥有了功能接近正常的大拇指,只需要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患儿便可以灵活运用自己的“新手指”了,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儿生活质量。
家住江苏的小明出生时就被发现右手和普通孩子长得不一样,当地医生诊断后认为他的手指畸形比较复杂,医院检查,2岁时,父母带着小明到医院进行检查,骨科副主任医师焦勤通过检查,确定小明是拇指发育不良,拇指没有功能,捏、握和对掌均不能,如果想要改变这个现状,就要把无用的大拇指去掉,让食指转位替代大拇指的功能,但小明的父母很犹豫,他们不想破坏目前仍有五指的外观,于是决定等孩子长大一点让他自己做决定。
逐渐长大的小明渐渐发现自己的不同,右手没有拇指的功能使得他生活中面临诸多不方便,一些简单的捏握行为都无法进行,于是向家人提出希望手术的想法,父母综合考虑后,决定尊重小明自己的意见,便于前不久带着他再次来到了医院,再次找到了焦勤医生,在进行常规的术前检查后,很快便为小明安排了手术。
据焦勤医生介绍,拇指的功能占整个手的50%,小明的拇指发育差没有功能,想要具备拇指的功能就需要将“食指拇化”,也就是将食指离断,重新转位后“变成拇指”,使其发挥拇指的作用,提高手部功能。整个过程的原理说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却十分复杂。离断食指不是简单的“一刀切”,而要十分精细的分解蒂部血管组织,不能伤及血管和神经,任何一点不当的牵拉和压迫都可能影响食指的存活从而影响手术效果。另外虎口再造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将原本拇指处的皮肤转位到虎口,除了令虎口皮瓣存活,也要保证外观、功能正常,这一部分的手术医院手外科胡邵楠教授共同完成。小明的手术历时2小时圆满结束。接下来一段时间小明只要在当地进行康复训练,锻炼手部功能,就可以做到灵活使用新的“大拇指”了。
据悉医院医院手外科合作已有十余年,已经治愈了近千名手部畸形及神经损伤的儿童。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专病诊治中心
医院骨科具备成熟的治疗条件,我科在两个院区均具备骨科髋关节筛查b超,临床医师熟练掌握关节造影技术。术前术后均有三维步态分析指导手术方案制定及术后康复。特殊髋人字石膏架保证石膏固定确实、标准。髋脱位特殊手术器械及植入物保证手术顺利实施。术中电生理监测可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医院骨科围绕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开展医,教,研紧密结合的精准医学模式。医疗方面,医疗组、护理组及技师组配合好,紧守安全与质量。目前科室可开展远程医学会诊。同时定期派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相关的援藏医疗队,援滇专家。研究方面,我科配备有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样本库,收集本地及西藏病例血液及组织标本,作为华东地区唯一的儿童三维步态分析实验室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临床研究项目中发挥重要作用。
专家介绍——焦勤
对儿童骨科常见的骨折软组织创伤的急救和诊治,对儿童骨科肌性斜颈、多并指畸形、多发性关节挛缩、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分娩性/外伤性臂丛神经损伤等多发病的诊断、治疗以及手术技能均有丰富经验和诊治能力。
门诊时间:周一泸定路全天,周二上午北京西路
上观号作者:医院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