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都医科医院小儿骨科主任医师孙琳教授莅临我院坐诊,为到场的骨科患儿提供诊疗服务。
他的到来,吸引了海量“粉丝”,这些人里不仅有患者与家属,还有慕名而来学习的医护人员。当天究竟是怎样的盛况,跟随小编的镜头一起回顾一下:
还不到8点,孙教授已经早早来到诊室,进行看诊前的准备
上午8点,孙教授正式开诊。虽然每个家庭孩子年龄不同,诉求不同,但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来看孙琳教授的号。
其中,不乏有家长曾带孩子在北京就诊过,得知孙琳教授将在国际部坐诊后,特意挂了孙教授的号。他们表示,在家门口医院专家的诊治,省去了千里迢迢到北京就诊的烦恼,实实在在的方便了广大患者。
就诊过程中,孙教授详细询问家长孩子的情况孙琳教授认真聆听每一位家长的诉求,耐心地为家长分析孩子病情,回答家长的疑问,并向我院儿外科医生提出了自己对于相关病症的见解及治疗建议。
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他都没有停下来休息过,为岛城十余位患儿进行问诊:
12岁的小雪(化名)发现走路有轻微跛行的现象,多处就医检查,最终诊断为双下肢不等长。为保证正常走路,小雪不得不在行走时佩戴矫正鞋垫垫高较短的腿。
担忧处于青春期发育的孩子腿部问题会进一步加剧或会导致其他生长发育问题,小雪爸妈几经辗转求医问诊,考虑到手术会让孩子身心承受痛苦,他们非常希望可以通过非手术的方式来矫正小雪的问题。
得知孙教授在国际部出诊的消息,家长毫不犹豫的挂了孙教授的号。孙教授详细了解了小雪的病情和就诊诉求后,考虑到家长倾向于保守治疗来进行矫治,他专门为小雪制定了详细周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并叮嘱家长密切留意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随时调整治疗方案。针对小雪爸妈对孩子做手术的疑虑,孙教授也给予了详细的解答。
小雪的家长对孙教授认真严谨、耐心负责的态度表达高度的赞扬,对诊疗过程非常满意。
孙教授与我院儿外科张强主任一同分析患儿病情
4岁半的君君(化名)在学会走路之后,妈妈发现他走起路来也常绊倒,现在在跑步的时候,特别容易摔跤。经孙教授诊断,君君患有轻度膝外翻。时间一长,会引起膝关节行走时疼痛,关节的活动也受到影响。
轻度膝外翻可以通过支具、矫正鞋、按摩等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和改善。孙教授针对君君的情况,手把手的给予家长一些简单实用的运动训练手法指导,让家长们获益匪浅。
孙教授诊疗中
孙教授表示:一些幼儿骨科先天畸形若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效果可以很好,有些甚至可以治愈。
6种小儿骨科常见的疾病和相关症状:
1、腱鞘炎(扳击指):拇指指间关节呈屈曲状,不能主动伸直。被动伸展关节局部疼痛,掌面可摸到增粗肿块,可随拇指伸屈上下活动。
2、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臀及大腿皮纹不对称,一侧下肢外旋少动,行走晚,步态不稳,易摔胶,行走时像“鸭步”,或双下肢不等长。
3、多指/趾症:正常手指以外的手指赘生,或者足手指的指骨赘生,或足单纯软组织成分赘生,或足掌骨赘生等。
4、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头颈及面部向一侧偏斜,婴儿期颈部一侧可摸有肿物,随年龄增长,肿物逐渐变为条索状物,患儿头经常被迫歪向一侧。
5、脊柱侧弯:脊柱弯曲呈S型,弯腰更明显,到青少年期出现胸廓一侧隆起,此乃脊柱侧弯的特征。
6、先天性马蹄内翻足、麻痹性足内翻或先天性多关节挛缩症:一侧或双侧足下垂内翻呈马蹄状,患儿行走脚不能放平,以足尖或外侧足背行走。以上情况多由先天性马蹄内翻足、麻痹性足内翻或先天性多关节挛缩症所致。
孙教授也在此提醒:
一旦发现孩子有以上类似情况,医院请专科医生仔细诊察,以避免因延误病情而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没有排到孙教授号的患者也无需着急,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