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涛
(河南省新密市针刀医学研究所)
任何一个学科的发展和壮大均有赖于坚实的理论支柱,正是针刀医学合理的理论框架、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理论内涵,才推动了针刀医疗实践不断的完善,才有了今天针刀医学和其繁荣局面。针刀医疗实践又进一步挖掘出人体生命活动更深层次的奥秘。笔者现将二十多年的针刀医学临床实践中治愈大量疑难病中部分成功案例,做一简要回顾,愿和大家共同分享。不妥之处敬请同道不吝赐教!
一典型病例
1病例一针刀治疗严重腰椎间盘突出症
纪爱琴,女,50岁,佛山市耐材供应公司会计。因腰及右臀、股、小腿后外侧至足趾疼痛1个月余,影响睡眠,不会仰卧睡觉,加重15天。从佛山经18个小时的颠簸于年3月16日早上5点到达新密就诊。
患者于1个月前的一天下午,突感右臀部隐隐作痛,当时不在意未做治疗。待2天后的早上突然疼痛加重,疼如抽筋、割肉般难受,俯卧于床上不敢动弹,继而伸不开下肢,即膝胸俯卧位才感疼痛缓解,随急诊到佛山市某院采用骶管注药治疗2次,观察3天无效,于年2月20日医院,该院经体格检查和MRI扫描显示为:L5-S1椎间盘突出,相应的神经根及硬膜囊明显受压,椎管狭窄。该院给予甘露醇脱水治疗,结合药物内服配合针灸、推拿按摩、中药熏蒸等理疗7天效果欠佳,又加用骶管滴注,神经根封闭后症状未好转。
于年2月26日11点医院。经康复科系统治疗20天仍无好转,院方会诊转入脊柱科拟开放手术治疗,术前检查和备皮、皮试等均准备就绪的情况下,家属提出拒绝手术转院寻求保守治疗。患者已疼痛持续月余没有安静睡眠,只能保持膝胸位俯卧,上不了飞机,只好专车俯卧位经18个小时的奔波,从佛山市急诊来河南新密寻求针刀治疗。
查体:从车上背入门诊,精神疲惫,身体较虚弱,膝胸位俯卧于诊查床上。检查L1-S1棘间及双侧椎板、横突压痛放射右足趾,右臀中肌、梨状肌和右阔筋膜张肌、右坐骨结节、腘绳肌均压痛(+),双髌下脂肪垫压痛试验(+),右外踝下跗骨窦压痛(+)。
医院腰椎MRI扫描报告:L5-S1椎间盘向右后突出,椎管狭窄。
医院双髋关节MRI扫描所示:双侧髋关节腔积液。
X线腰椎正侧位所示:生理曲度变直,侧弯。
B超:未见异常。
血化验:常规、出、凝血时间、血沉、血脂、血小板、SAO、RF、CRP均未见异常。心电图未见异常。
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期(椎管内外混合型即腰臀股联合型肌损伤)。
治疗:采用针刀于L4\5、L5\S1各棘间并椎间孔外口松解、双椎板、右L3横突各一刀松解治疗,右臀中肌、梨状肌压痛敏感区集中分别6刀松解治疗,右坐骨结节处、右阳陵泉、足三里,悬鈡、昆仑、殷门等穴松解治疗各1刀。术毕配合手法调衡治疗,当即患者感觉疼痛明显减轻,术后能仰卧位和坐位,送入病房。给予抗感染、活血、消肿药物静脉滴注。输液开始后病人进入安静睡眠状态,
连续睡眠9个小时后才醒来,自感腰腿活动均可。静滴5天后,进行手法调理配合腰椎调曲术治疗。一周后即可在床上任意翻动身体和活动。于3月13日进行第二次针刀治疗,查患者呈现虚寒体质,全身畏寒,双膝冷困。右臀针刀术野仍有压痛。当日针刀治疗右侧臀梨肌处6刀,右阔筋膜张肌内、风市穴、右足三里、飞扬、解溪等穴松解治疗,术后加服痹通药酒,每日早晚各10毫升。3月30日第三次针刀治疗:针刀松解右腰、臀、股二头肌,右阳陵泉穴、右侧跗骨窦等处。4月16日第四次针刀治疗:针刀松解腰3、4右椎板,右骼后上棘、右足三里、右照海等穴。住院2周后,能自行下床去卫生间。四周后完全康复出院返家休养。
2病例分析
患者呈虚寒体质,久居南方潮湿之地域,诱发腰、臀、股、足部病变,疼痛程度重,时间长,医院治疗月余而效果欠佳,容易使家属和医者把病情考虑严重。其实,右臀部位的剧烈疼痛,系有身体素虚,复受潮湿侵袭等因素,导致局部肌肉挛缩、内压增高,张力超常,故采用针刀在疼痛明显处排刺6刀,分别进行松解、剥离、减张、减压,即刻产生解痉镇痛之效。腰椎棘间及横突、椎板均因软组织损伤为主因,所以,使用针刀松解相应部位而获效。
其大腿后侧、小腿外侧的有关穴位,均系足太阳膀胱经所循之部位软组织损伤,针刀松解后配合手法调衡复位,使其恢复正常解剖位置,骨正筋柔,经络气血畅通,所以各点疼痛均迎刃而解。术后静滴抗菌、活血、消肿针剂,以消除炎症致痛物质,促使血液循环加快。痹通药酒,善入经络,驱寒镇痛,助阳舒筋而达寒邪退而筋挛除,痛自消失,协助针刀使患者顺利康复。
该患者系椎管内外病变,只要排除骨性卡压和突出物钙化者均可采用针刀辩位治疗,仍可得到速效并可完全康复。在十多年的针刀临床实践中,已有数百例腰突症患者经CT、MRI扫描检查,报告为椎间盘突出或脱出、椎管狭窄等病变。经过认真细致的针刀辩位治疗3、4周不等,最终均能取得症状消失,体征改善,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并已有11年无复发的病例存在。
3病例二颈椎间盘突出诱发顽固臂痛一例报告
患者周真,女性,77岁,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医院离休军医,现居住郑州市二七路。右上臂内侧顽固疼痛4个月余,于年6月9日收治于笔者单位。
患者在年2月中旬,在原患帕金森氏病20年的基础上,出现左上臂内侧,阵发性刀割样痛。每天发作三、四次,每次持续疼痛1-3个小时,疼痛时难以忍受,不停呻吟喊叫,痛不欲生。此前,3月17日医院诊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年4月19日,医院诊断为“帕金森氏病合并高血压病”,年5月16日,医院,经颈椎CT扫描提示:颈椎骨质增生,生理曲度消失,C4\5,C5\6,C6\7椎间盘突出并变性。
查体:T:37℃,P:70次/分,R:18次/分,BP:/9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痛苦面容,动作迟缓,精神萎靡,轮椅推入门诊。颈椎前屈(+),后伸(+),左右侧屈不能,左右旋转10o(+),项韧带压痛(+),双侧椎枕肌压痛敏感,左侧椎旁肌呈硬结状压痛(+),左胸大肌压痛(+),左肱二头肌整体僵硬如软骨样压痛敏感,左前臂屈肌普遍变硬压痛(+),左手5指屈曲畸形不易掰开,左臂活动受限呈下垂姿势,T1-T6椎旁压痛(+)。神经系统检查:肌力正常,肌张力增高,双手呈“齿轮样”静止性震颤。发作与天气无关,无头晕、耳鸣,语声低缓。双下肢活动受限,饮食尚可,睡眠时有痛醒,二便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
X线片示:颈椎生理曲度消失且变直,C4/5、C5/6、C6/7椎间突变窄,椎体前后沿均呈增生性骨赘形成,C5、6左椎间孔均变形、变窄。
颈椎CT检查报告:颈椎前纵韧带钙化,颈C4/5、C5/6、C6/7椎间盘突出。
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谱,出、凝血时间均正常。血沉35mm/h。
诊断:帕金森氏病合并颈椎间盘突出症,继发臂丛神经痛及肱二头肌损伤。
治疗计划和经过:每周二次门诊治疗,三周后改为每周一次。
年6月9日上午首次治疗:采用3号银针刀,在肱二头肌僵硬明显压痛节段内,分散植银针刀20枚,针尾置艾球,加热20分钟,冷却后拔针包扎。术后静滴抗生素3天。
6月12日上午2次治疗:病人家属诉,近3天来发作次数减少,发作疼痛时间已缩短。当日实施在左肱二头肌内侧至肘尖处分别置入银针刀18枚,术后拔针、包扎,返回家内输液。6月16日其老伴电话告知,近三天来,每天发作只有2次,每次不足1个小时即自动缓解。
以后每周来治疗2次,均分别于左臂前上、前外、肘下、骨间肌等各部位选择相关部位进行银针刀治疗。经3周6次的分段治疗,臂痛明显减轻,第4周开始采用针刀在颈椎后侧方、左侧方的椎旁肌进行变性筋膜的松解剥离治疗和结合手法整复,每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10次时,疼痛基本消失,进入巩固治疗康复阶段,以至最终完全治愈疼痛而康复。
2病例分析
本病例特点:1患者左上臂发作性剧烈疼痛4个月且逐渐加重。2颈椎病变较重(见上述影像检查)。3左上臂及颈椎等病变部位局部挛缩、粘连、硬结较严重。4患者年纪大且患帕金森氏病20年之久。5曾先后求治于多家正规医疗单位。左侧上臂疼痛麻木,系由帕金森氏病长期发作性震颤、抽动至使颈臂部软组织引起慢性损伤,导致颈椎后侧方和左侧方椎旁肌形成硬结而压痛明显。
下颈段臂丛受压和无菌炎症则能引起上肢臂丛神经所循行支配的肌肉变硬、疼痛、麻木。从CT片上已明确显示颈下段3节椎间盘突出,从X线片上所见颈椎前纵韧带钙化,C4/5、C5/6、6/7椎体前、后沿骨质增生、椎间孔变扁、变窄。此期的病理变化已处于颈椎病变自我修复后的稳定期,即使各种中西类止痛药物和针灸、理疗也难以改变现有的病症,只有调整小关节的紊乱,恢复椎体解剖位置,才能解除病理征像。
该患者为离休军医,老伴关心,子女孝顺,故能坚持治疗,多家求医。但采用的治疗方法不对症,故病情未能得到控制,造成患者和家属、医院的医生均认为此病不易治疗的错误认识,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我单位接诊后,总结教训,确认病情,分析了主要致痛原因,治疗遵循“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从解除最痛部位着手,首先采用我所发明的专科针刀机械——银针刀,对变质僵硬的肱二头肌进行散在的肌肉打孔、透热、减压、松解治疗。该方法具有消除炎症反应,松解肌肉痉挛,增加局部血供,减张减压镇痛的综合作用。
由于血液供应的改善,不仅可促进代谢产物的排泄,而且还促使局部组织无菌性炎症的消除,另一方面,局部组织还产生一种损伤效应,同时也破坏了软组织损伤已变性的肌组织,为正常骨骼肌的再生修复创造了条件,另外还可以增加口服药物在病变部位的浓度,从而提高疗效。因此,首次治疗即获明显疗效,给患者和家属增添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此后采用针刀疗法解除致痛病因,循序渐进,分步治疗,最终取得了理想的疗效。
该文通过典型病例所提供的证据及多年临床大量的针刀医疗实践证明了针刀医学理论框架是合理的,针刀医学理论指导临床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组织学研究也提供了针刀微小切口造成的创伤能引起一系列生理生化的变化,有利于促进肌肉组织的修复。从而证明了针刀医学理论是先进的、合理的、实用的,它必将引领医学前进的步伐。“小针刀”疗法是非药物纯绿色治疗,针刀医疗和针刀医学来源于中西医又不同于中西医,是以整体健康为导向的新的医学体系,必将和正在对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
医院重点诠释临床中常见疾病治疗时的疾病诊断、针刀微创手术入路、安全点的定位、危险区的划分、入路术式及刀法、手术操作及步骤解析、讲解各种病症的影像诊断、局部解剖及术后手法等。针刀医学综合班:每班计9天,传授针刀医学四大基础理论、六大组成部分、十一种进针刀方法,重点传授各种慢性软组织损伤!
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