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的神经康复起于80年代,随着相关康复知识的普及、康复技术逐渐完善,先进设备的研发与配备等,神经康复的疾病谱基本涵盖了所有神经系统的疾病,其中尤以脑卒中康复最具代表性。
脑卒中康复的意义高危害卒中有很高的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发病率高达(~)/10万/年,在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万,其中死亡约万,幸存者约万,幸存者中有70%~80%会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近一半的患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
病情复杂脑卒中是神经康复中最复杂的病种,首先表现为患者障碍复杂、表现多样,并发症和伴发病多,个体差异大;其次康复难度大、康复方法繁多,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再就是康复周期长,超急性期、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康复策略及重点不同。
治疗意义开展脑卒中的康复,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残疾的发生,改善患者机体的功能障碍,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与生活质量,达到回归社会活动的最终目的。
掌握促进治疗效果的有利措施在临床中,康复医生除了需要掌握具体的康复治疗方法,还需全面的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在康复介入前期便做好预判及相应措施,这对康复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
明确康复对象
对于可以完全自然恢复的轻症患者一般无需康复治疗。对于重度痴呆、闭锁综合征、植物状态等重症患者,即使强化康复治疗也难以取得实用生活能力,治疗的重点是防治并发症。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患者应当接受正规程序化的康复治疗。
组成专业治疗组
由多专业专家组成的小组,共同讨论患者的治疗,密切配合,对患者康复预后非常有利。
做好康复评定
脑卒中康复评定是评估脑卒中后患者存留的功能障碍及严重程度,以制定康复治疗的目标与方案,并判断治疗效果及进行预后预测等。评定内容包括:功能和结构评定(如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言语、吞咽功能、认知功能、心理功能,以及并发症和伴发障碍)、日常生活能力、社会参与能力,以及背景评定等。
筛选治疗方式
得益于科技的发展,先进设备仪器的研发与完善,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可以运用于康复治疗中,但在治疗时间和费用有限的情况,康复工作人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治疗时间、个人经济等因素,做好预后预测,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适宜的搭配方式、以及分配每项治疗的时间,最大限度的保障患者功能恢复。
治疗传递方式
鉴于临床中一对一的康复治疗方式比较耗时,且包含较多被动的康复内容,提倡进行交替训练和小组训练,前者是指两个病情差不多的患者交替进行训练,互相学习;后者是指几个病情差不多的患者组成小组一起训练,既能提升他们的训练兴趣,同时患者可以主动得去做运动。
注意影响预后的因素从辩证法来看,影响预后的因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包括病情严重程度及个体身体状况等,外因包括康复介入情况及个人背景、可利用的资源等。以下因素对功能恢复产生较大的影响:
1部位若损伤位于内囊,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很严重,往往很难完全恢复。大脑右半球卒中的患者出院时生活自理能力比左半球卒中的患者要好,这主要是因为大脑左半球为优势半球,卒中时会影响右侧肢体,且常伴有失语,对生活的影响比较大。
2大小脑损伤体积的大小与神经系统破坏程度成正比,况且出血量的大小直接影响脑疝的形成。
3性质在引发偏瘫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困难程度方面,一般而言,梗死>出血。
4早期医疗处理在发病后,及时、正确的医学处理可以控制住病情的进一步加重,最大程度的保护残存的脑组织,挽救部分受损的神经组织。同时,控制合并症,预防肺炎、褥疮、深静脉血栓、关节挛缩等并发症也十分重要。反之则大大影响康复的治疗效果。
5抑郁症基于心理的原因,患者若有抑郁症,则表现主动意识差,不能主动配合康复师训练,依赖性强,日常生活全部由护工及家属代替,这样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卒中后抑郁被认为是再卒中发生的一个独立性因素,可增加病死率。
6伴发疾病情况心脏病、高血压等决定着脑卒中复发的几率,从而影响着脑卒中的预后。因此有效控制这些危险因素,避免复发也是脑卒中康复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另外伴发障碍会影响活动和参与等的恢复。
结语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老龄化的增速,脑卒中已经成为危害我国人们群众健康与生命的主要疾病。期望我们康复医师(尤其是基层康复医师)能提高自身的理论与技术水平,重视患者个体化因素,探索脑卒中康复最有效的时机与技术,帮助患者最终实现功能恢复、回归社会生活的目标。采访记者:小米
本期编辑:June
本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