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背痛骶髂痛,有可能是强直性脊柱炎

文章来源:关节挛缩   发布时间:2016-11-26 23:18:44   点击数: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强直。

AS的患病率在各国报道不一,我国患病率初步调查为0.3%左右。本病男女之比约为2~3:1,女性发病较缓慢且病情较轻。发病年龄通常在13~31岁,高峰为20~30岁。AS的病因未明。已证实,AS的发病和人类向细胞抗原(HLA)~B27密切相关,并有明显家族聚集倾向。

1临床表现

本病发病隐袭。患者逐渐出现腰背部或骶髂部疼痛和(或)晨僵,半夜痛醒,翻身困难,晨起或久坐后起立时腰部晨僵明显,但活动后减轻。咳嗽、打喷嚏、突然扭动腰部疼痛可加重。疾病早期臀部疼痛多为一侧呈间断性或交替性疼痛,数月后疼痛多为双侧呈持续性。

24%~75%的AS患者在病初或病程中出现髋关节和外周关节病变,其中膝、踝和肩关节居多,肘及手、足小关节偶有受累。髋关节和膝以及其他关节的关节炎或关节痛多现在发病早期。髋关节受累占38%~66%,表现为局部疼痛、活动受限、屈曲挛缩及关节强直,其中大多数为双侧,而且94%的髋部症状起于发病后前5年内。

2诊断要点

对本病诊断的主要线索基于患者的症状、体征、关节外表现和家族史。AS最常见的和特征性的早期主诉为下腰背晨僵和疼痛。

年国际AS评估工作组(ASAS)炎性背痛专家推荐诊断炎性背痛标准为:

以下5项中至少满足4项:

①发病年龄40岁;

②隐匿起病;

③症状活动后好转;

④休息时加重;

⑤夜间痛(起床后好转)。

符合上述5项指标中的4项,诊断AS炎性背痛。其敏感性为79.6%,特异性为72.4%。

3体格检查

骶髂关节和椎旁肌肉压痛为本病早期的阳性体征。

以下几种方法可用于检查骶髂关节压痛或脊柱病变进展情况:

①枕壁试验:健康人在立正姿势双足跟紧贴墙根时,后枕部应贴近墙壁而无间隙。而颈僵直和(或)胸椎段畸形后凸者该间隙增大至几厘米以上,致使枕部不能贴壁。

②胸廓扩展:在第4肋间隙水平测量深吸气和深呼气时胸廓扩展范围,两者之差的正常值不小于2.5cm,而有肋骨和脊椎广泛受累者则胸廓扩展减少。

③Schober试验:于双髂后上棘连线中点上方垂直距离10cm处作标记,然后嘱患者弯腰(保持双膝直立位)测量脊柱最大前屈度,正常移动增加距离在5cm以上,脊柱受累者则增加距离4cm。

④骨盆按压:患者侧卧,从另一侧按压骨盆可引起骶髂关节疼痛。

⑤Patrick试验(下肢“4”字试验):患者仰卧,一侧膝屈曲并将足跟放置到对侧伸直的膝上。检查者用一只手下压屈曲的膝(此时髋关节在屈曲、外展和外旋位),并用另一只手压对侧骨盆,可引出对侧骶髂关节疼痛则视为阳性。

4影像学检查

AS最早的变化发生在骶髂关节。x线片显示骶髂关节软骨下骨缘模糊,骨质糜烂,关节间隙模糊,骨密度增高及关节融合。

通常按x线片骶髂关节炎的病变程度分为5级:

0级:正常;

I级:可疑;

II级:有轻度骶髂关节炎;

llI级:有中度骶髂关节炎;

IV级:关节融合强直。脊柱的x线片表现有椎体骨质疏松和方形变,小关节模糊,椎旁韧带钙化以及骨桥形成。

晚期广泛而严重的骨化性骨桥表现称为“竹节样脊柱”。耻骨联合、坐骨结节和肌腱附着点(如跟骨)的骨质糜烂,伴邻近骨质的反应性硬化及绒毛状改变,可出现新骨形成。

5实验室检查

活动期患者可见红细胞沉降率(ESR)增快,C反应蛋白(CRP)升高,轻度贫血和免疫球蛋白轻度升高。虽然AS患者HLA—B27阳性率达90%左右,但无诊断特异性,因为健康人也有阳性。HLA—B27阴性患者只要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符合诊断标准,也不能排除AS可能。

小编提醒

xiaobiantixing

如果您或者您身边的人正遭骨科疾病的困扰,您可以与我们取得联系,扫描下面的







































白癜风在早期能治疗吗
云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gywxsp.com/bytx/1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