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骨关节炎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慢性骨关节病,以膝关节的疼痛、僵硬及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随着我国人口的逐渐老龄化,患病率和人数不断增加,膝骨关节炎不仅使患者生活能力和劳动能力下降,而且本病治疗周期长、医疗费用高,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在临床膝骨关节炎患者中,膝内翻畸形患者占大多数,常表现为“O”形腿(双膝内翻畸形),膝内侧痛,特别是行走或负重时疼痛尤甚,不能下蹲、上下楼或坐下起立。X线片上可发现膝关节内侧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硬化、边缘有骨赘形成。早期患者可通过保守治疗后逐渐改善症状,病情进一步发展则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进行关节镜下关节清理、半月板成形、软骨成形术等;若仅是内侧单间室病变者,还可行膝关节单髁置换术;而病情发展到晚期时,则不得不施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目前,患者对于本病认识的不足、对关节置换手术的恐惧、以及手术医疗费用的高昂等一系列原因,在膝骨关节炎患者中能接受膝关节置换者还是为数不多的。是否能有一种简单有效,能明显缓解疼痛,恢复患者日常生活功能,推迟关节置换时间的好治疗方法呢?
医院吴朋伟医师带领的团队率先在我市开展腓骨近端截骨治疗膝骨关节炎,同时行关节镜下关节清理,疗效明显。该治疗方法来源于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侯任主任委员、医院院长张英泽教授的“膝关节退变过程中胫骨平台不均匀沉降”理论,应用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退变伴膝内翻畸形及疼痛。张英泽教授认为,随着年龄增长,人体骨质会发生一定程度的骨质疏松,而人体负重的关节则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沉降,就像房子的地基松了会塌陷一样,而膝关节内侧无骨性阻挡,外侧却有腓骨支撑,负重点就会向内侧偏移,因而膝关节胫骨内外侧平台发生不均匀的沉降,站立及行走时,膝关节因负重向内侧滑移,内侧负荷加重,从而加速了关节的退变,导致本病的发生。腓骨近端截骨减弱了对胫骨外侧平台的支撑,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下肢的负重力线,减轻了膝内侧的负荷、缓解了膝外侧的软组织张力,从而减轻疼痛。术前术后对比图
这是一位72岁的女性患者,术前左膝内翻畸形,膝内侧痛、夜间痛明显,不能入睡,行走活动困难,从X线片上可以发现膝内侧间隙狭窄(左图箭头所指处)、关节面硬化。术后该患者膝内侧疼痛及夜间痛明显减轻,次日即可下地负重活动。从术后X线片上可以发现术前箭头所指处的狭窄内侧膝关节间隙明显张开(右图箭头所指处)。该手术切口仅有4cm、术后次日即可下地负重行走、术后3-5天即可出院。自吴朋伟医师从北京大学骨关节病诊疗中心、医院学习归来之后,经严格选择手术适应症,已成功完成了数十例手术,术后密切随访病人,疗效明显,病人满意。目前医院已加入“膝关节不均匀沉降学术联盟”,希望通过不断的学术交流学习,能为我市广大的骨关节炎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和腓骨近端截骨术,手术简单、损伤小、术后效果好、费用低、恢复快,对于有膝内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来说是一项非常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甚可以说是老年人的福音!
左图吴朋伟医师右图和张英泽教授合影
吴朋伟,主治医师,本科学历,毕业于河南科技大学医学院,从事骨科临床工作10余年,医院创伤骨科、医院老年骨科和北京大学骨关节病诊疗研究中心(师从于我国膝关节外科之父吕厚山教授)进修学习,系统进行过创伤骨科、关节外科等专科培训,有深厚的骨科功底及丰富的临床经验;现主要致力于骨性关节炎的分级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规范化治疗、关节镜辅助下四肢骨与关节损伤的微创治疗等临床工作,特别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有独到的方法;擅长通过人工髋、膝等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股骨头坏死、重度骨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造成的关节畸形等关节疾病;是我市骨科优秀青年业务骨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