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专家陈建平教授为您讲解神秘的骶髂关节

文章来源:关节挛缩   发布时间:2021-11-24 14:57:23   点击数:
 

滑动查看介绍

陈建平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疼痛科主任。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省巾帼建功标兵。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二级协会),中国医师协会疼痛学会会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分会腰背痛专家委员,山西省医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西省健康协会脊柱脊髓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常委,山西省政协智库专家。

擅长微创技术治疗疼痛:通过利用神经阻滞、定点介入、射频、低温等离子消融等技术治疗偏头痛、脊柱源性疼痛、颈肩腰腿痛、癌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各种关节痛、眩晕症等。

骶髂关节炎是骨关节炎的一种,引起下腰部及大腿疼痛。发病早期器质性改变不明显,需靠X线、MRI等进行诊断。该病的治疗方法有保护关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疗法,由于大多数骶髂关节炎继发于其他疾病,对原发疾病的防治有助于减少发作概率或预防发作。

骶髂关节炎;疼痛;痛点注射

骶髂关节炎,可能大家对这个名字比较陌生。其实骶髂关节炎是骨关节炎的一个分支,是引起下腰部及大腿疼痛的一类常见疾病。骶髂关节由骶骨与髂骨的耳状关节面相对而构成。关节囊紧张,并有坚强的韧带进一步加强其稳固性,运动范围极小,主要是支持体重和缓冲从下肢或骨盆传来的冲击和震动。

大多数的骶髂关节炎并不是单独的一个疾病,而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因此,按照病因可分为原发性骶髂关节炎和继发性骶髂关节炎。原发性骶髂关节炎的关节软骨细胞活性低下,髋部肌肉等软组织支持力量减弱,软骨呈退行性变,往往受年龄、体质、遗传等因素影响。年龄越大,积累的损伤越多。老年人的关节软骨基质中黏多糖含量减少,纤维成分增加,软骨的韧性降低,易遭受损伤而产生退行性变。肥胖体形的人发病率较高。

继发性骶髂关节炎的基础疾病较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01

髋臼发育不良。可产生生物力学的不平衡,使承重区范围缩小,承重区关节软骨承受压力增加,导致关节软骨磨损引起骨性关节炎。

02

扁平髋、股骨头骨骺滑脱,关节面不平整,机械性磨损,可引起骨性关节炎。

03

髋关节某些疾病损害关节软骨,如化脓性髋关节炎、髋关节结核、血友病、神经性髋关节病等。

04

医源性因素。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引起软骨病变等。

骶髂关节炎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疼痛、晨僵、关节挛缩及功能紊乱等。其中,疼痛是最主要的症状表现,也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由于骶髂关节有广泛的神经支配,在临床上,骶髂关节炎的疼痛形式有多种,常见有下腰痛、臀区疼痛、大腿近端疼痛及腹股沟区疼痛。特点为隐匿发作、持续钝痛,多发生于活动以后,休息可以缓解。随着病情进展,关节活动可因疼痛而受限,甚至休息时也可发生疼痛。患者睡眠时因关节周围肌肉受损,对关节保护功能降低,不能和清醒时一样限制引起疼痛的活动,患者有可能疼醒。

晨僵提示滑膜炎的存在。但和类风湿关节炎不同,时间比较短暂,一般不超过30分钟。粘着感指关节静止一段时间后,开始活动时感到僵硬,如粘住一般,稍活动即可缓解。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关节挛缩、功能紊乱、静息痛、负重时疼痛加重。由于关节表面吻合性差、肌肉痉挛和收缩、关节囊收缩以及骨刺等引起机械性闭锁,可发生功能障碍。

对于骶髂关节炎早期患者,在未出现结构性损害之前,X线并不能作出诊断,故易漏诊早期病例。近年来随着MRI等各类新技术的发展,骶髂关节部位的核磁共振(MRI)可发现早期及活动期的骶髂关节炎。因此临床医师主要根据患者表现,结合骨盆X线或骶髂关节核磁共振来确诊。

单纯性骶髂关节炎的诊断,需要与强直性脊柱炎进行鉴别。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骶髂关节的疼痛特点是休息不能缓解,活动后方能缓解。强直性脊柱炎最先侵犯骶髂关节,以后上行发展至颈椎,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腰痛、腰骶部僵硬感、间歇性或两侧交替出现腰痛和两侧臀部疼痛,可放射至大腿。

骶髂关节炎的治疗方法,首先为针对继发性病因的对因治疗,其次为针对关节炎的对症治疗,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

01

保护关节

首先肥胖者应减轻体重,体育锻炼应适宜且循序渐进,防止关节过度运动和负重,避免关节机械性损伤。当关节损伤严重时应制动或石膏固定,以防畸形。生活中可以使用把手、手杖以减轻受累关节负荷。同时应进行有关肌肉群的锻炼,以增强关节的稳定性。

02

药物治疗

关节疼痛明显时可以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镇痛,但不能长期使用,以免形成依赖或降低作用。平时可尝试采用软骨保护类药物(如硫酸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缓解症状。对于存在局部压痛点,可用醋酸强的松龙或醋酸氢化可的松等进行关节腔局部注射治疗作痛点封闭,但轻易不选择手术治疗。此外超声引导下骶髂关节注射可用于诊断、治疗骶髂关节炎,安全、快捷,可重复性强。

03

物理疗法

一些物理治疗,如热疗、水疗、红外线、超短波、电刺激等,可增强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等症状。

骶髂关节炎是器质性病变,所以饮食一般情况下无特殊,保持健康均衡的饮食方式即可。若合并糖尿病者需注意糖尿病饮食,减少主食及过快升血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摄入。合并痛风者需注意低嘌呤饮食。在生活中,骶髂关节炎患者最好睡硬板床,同时进行适宜的循序渐进的劳动和体育活动。应注意工作姿势,每日早晚各俯卧半小时以利于防止畸形。严重时采用手杖、助行器等减轻关节负荷。保持规律生活作息。由于骶髂关节炎会进行性发展,所以定时的X线复查必不可少,可以根据病情的进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防止疾病致畸致残。

由于大多数骶髂关节炎继发于其他疾病,对原发疾病的防治有助于减少发作概率或预防发作。如肥胖者减重、避免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积极诊治髋关节疾病、避免髋关节外伤等。

本文刊发于《人人健康》年16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gywxsp.com/bzcs/13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