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术后功能锻炼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预防关节脱位
教育和指导功能锻炼,可以降低关节置换术后的关节脱位率。采用后外侧入路的患者,应避免患者过度屈曲内收内旋(如患髋在上的侧卧)(图1),避免患髋过度屈曲(如深蹲)(图2)。
图1避免患髋在上的侧卧
图2避免深蹲
其中,最常见的脱位姿势包括:
1、弯腰提鞋、系鞋带(图3)
2、髋关节内收内旋位从矮板凳或者马桶上起立;
3、站位或者坐位向患侧扭转躯干。
图3避免弯腰提鞋系鞋带
采用直接外侧入路的患者可能导致较长时间的外展肌无力。经粗隆截骨入路要避免主动外展髋关节的动作,以免影响截骨处的愈合。采用直接前方入路或者前外侧入路的患者,应避免关节过伸,避免髋关节极度外展外旋的动作。
仅对于部分软组织条件极差,或者术中损伤臀中肌、大粗隆并进行外展位修复或者需要外展位防止内收挛缩的病人,才需要使用外展支具保护(图4)
图4需要维持外展位的可使用外展支具
(二)负重
从理论上讲,骨水泥髋关节置换术后可以即刻完全负重,应用非骨水泥假体则需要限制负重6周等待骨长入。应用非骨水泥假体术后即刻负重,并不影响骨的愈合。延迟负重只会减慢患者的康复,延长患者的康复时间。
仅对术中出现了骨折或者采用粗隆截骨的患者,需要限制负重,直至骨折或者截骨部位愈合。此期间患者可以采用足尖点地部分负重。要避免完全不负重。
(三)步态辅助工具的应用
手杖是最常用的辅助工具。手杖较为轻便,可以增强患者的平衡性,并较为真实的感受地面的情况,减少关节假体的应力,辅助外展肌肉。
双拐具有多种用途,可以辅助上下楼梯,增加步速,并且可以支撑患者全部体重。其缺点是:不容易掌握平衡,导致摔倒;使用不当,可以导致臂丛神经麻痹。
图5双拐助行
助行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适用于双下肢手术的患者、虚弱的患者或者平衡性不好的患者。
图6助行器辅助行走
如果需要使用外展支具,也需要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腰围、腿围等量身定做。通常将支具限制设定为:外展15°,允许70°前屈,防止过伸。外展支具应在患者下床后佩戴6-12周。外展支具使用的具体方案应根据术中情况特别是测试所得的安全范围来确定。
二,术后康复的时间、目标及注意事项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重点包括:减轻疼痛,增强肌肉力量和关节柔韧性,恢复患者移动,告知患者牢记禁忌动作。
(一)术后康复第一阶段
急性治疗期(术后第1天至2周,特别是1-4天)
1. 康复的目标
(1)了解有关知识,并遵守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活动禁忌,防止脱位。
(2)早期活动,防止卧床并发症。
(3)锻炼肌肉力量,能够对抗重力。
(4)工具辅助下实现日常生活自理:辅助工具下行走米、独立床椅转移、独立出入卫生间、工具辅助下穿脱裤袜鞋和上下一级台阶。
2. 康复的注意事项
(1)避免长时间站立、坐位或者行走,以免出现肢体肿胀。
(2)应用适当的止痛方案,避免锻炼是出现严重的疼痛。
(3)身体虚弱的患者可以延迟康复进程。
(4)避免髋关节过度活动导致脱位(需要参考术者根据术中测试的安全范围而给出建议)。
(二)术后康复第二阶段
早期柔韧性锻炼和肌肉力量强化锻炼(术后第2-8周)
1. 康复的目标
(1)正常步态行走。
(2)日常生活自理。
(3)根据术中稳定性情况逐步增加髋关节的活动度。
(4)可在工具辅助下连续上下4级台阶至1层楼。
2. 康复的注意事项
(1)如果步态不稳定,不要尝试脱离助行器。
(2)不要久坐和长时间行走,避免肢体肿胀。
(3)适当应用镇痛药物,避免功能锻炼时出现疼痛。
(4)患肢力量完全恢复前,避免两腿交替连续上下台阶。
(三)术后康复的第三阶段
后期强化训练和功能恢复(第8-14周)
1. 康复的目标
(1)脱离辅助工具以正常步态行走。
(2)可以连续上下台阶。
(3)锻炼平衡性回归社会。
(4)恢复特殊的功能性活动。
2. 康复的注项
(1)如果存在疼痛或者步态不协调,不宜双腿轮换上下台阶。
(2)不要进行跳跃等剧烈活动,直到得到医生的允许。
(3)最终的关节活动度范围要遵从手术医生的建议。
四,功能锻炼的方法
(一)肌肉力量锻炼
术后早期肌力锻炼动作操:
第一节,钩脚运动(图7):仰卧位,脚尖朝天。主动钩脚(背伸),小腿绷紧5-10秒后放松;主动踩脚(跖屈),小腿绷紧5-10秒后放松。重复锻炼,可早期恢复下肢肌肉泵的作用。
图7膝关节伸直时踝关节屈伸练习
第二节,压腿运动(图8):仰卧位,想象膝关节下方有手放置,主动将膝盖压向后方与假象的手对抗,保持大腿绷紧,坚持5-10秒后再放松,重复锻炼可增强大腿前方股四头肌的力量。
图8膝关节伸直时压腿运动
第三节,屈膝滑足运动(图9):膝平放于床面,主动屈膝,足底在床面上滑向近端,再主动伸膝,足底滑向远端。此运动适合于膝关节屈伸活动好,肌肉力量相对较强的患者。
图9屈膝滑足运动
第四节,直腿抬高运动(图10):膝盖脚尖朝天绷直,主动抬高整个下肢至30°-40°,坚持5-10秒,缓慢放松并放下患肢,重复锻炼可有效锻炼股四头肌的力量。
图10直腿抬高运动
应注意,伴有腰部疼痛的患者可能因为直腿抬高动作造成腰部不适,这种情况下应适当减量降低难度,以不出现腰痛为原则。
(二)站立外展运动
站立外展运动为(图11),健侧下肢站立,双手扶稳墙面或桌椅等固定物件,患侧膝关节伸直并外展整个患肢,到达最大程度后,坚持5-15秒再放松,根据自身情况每天可间断锻炼-次。该运动可增强髋关节外展肌的力量。
图11站立外展运动
(三)抗阻外展运动
抗阻外展运动为(图12):仰卧位,屈髋屈膝,带有弹力的带子捆绑于双膝关节部位,患者做抗阻力的外展运动。该运动可增强髋关节外旋肌和外展肌的力量。
图12抗阻外展运动
(四)仰卧提腰运动
仰卧提腰运动为(图13):仰卧位,屈髋屈膝,双足着床支撑,主动做提臀动作,使髋部及腰部向前挺起,坚持5-15秒后再放松。反复训练可增强臀肌及腰部肌肉力量。
图13仰卧提腰运动
五,社会生活的注意事项
(一)可参加何种活动
可以参加的体育运动包括:散步,高尔夫,游泳,快步走,保龄球,徒步旅行,室内或者公里自行车等。不赞成的参加的体育运动包括:滑雪,滑冰,单排轮滑,举重,跳舞。高强度的运动可能缩短髋关节假体的使用寿命,或者导致早期失败。
(二)何时可以开车
行右侧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应该等到术后4-6周再开始开车;行左侧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则可以较早的恢复驾驶。
文章摘自《髋膝关节置换快优临床路径及康复指南》主编:周一新,杨德金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北京有专治白癜风的吗